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者频道>风俗民情
丧 葬 习 俗
发布时间:2017-01-2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体大小:【

    丧俗,多与我国古代的祭祀的习俗有着密切的关联,祭祀的习俗来自于人的灵魂不灭的迷信观念。人们认为各种神灵、祖先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过着一种和凡人一样的生活,也需要享受人间的各种美味佳肴。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们要祭奠他们,要以食品供奉他们,就可以使他们感到愉悦,从而赐福给活着的人。
    在普遍实行火葬制度之后,我们在文中所介绍的一些丧葬民俗,只是作为我们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先人在过去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个侧面,在现实中则往往不复存在。
    人死后的一切丧事仪式已经成为一种类似于宗教的传统和形式在民间流传。尽管,目前人们的各种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这些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民俗仍时不时地在农村的一些地方起作用。
    阜宁地区的关于丧的民俗也是一种特定的生死观的影响。过去人们认为:人死了只是由这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去生活,作为活着的人要尽可能地为已死去的人创造一些好的生活条件,像各种陪葬品的选择和安排,都是受这种观念的制约。
    此外,丧葬方面的民俗还受着中国古代的“以孝为先”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作为后人努力办好先人的后事,目的都是为体现孝的准则,外人看某位死者的丧事办得怎么样,也是把其作为这家人对上辈孝不孝的标准。
    人死后从报丧到入土,除灵等过程中有着一套十分繁杂而又具有盐阜特色的民俗。过去人死后,要由家人先到土地庙去铺堂,然后,由家人去送饭,送饭时,要由儿子捧着捧盘,里面放着一盅半生不熟的米饭,所有送饭的人,都必须手拿几张已经卷好的烧纸,到了送饭地点,孝子把那一盅饭倒到相应的地方,然后把带去的烧纸,点燃焚化,去送饭的人都齐声大哭,诉说死者生前的苦处和好处,然后,磕四个头,方才离去。离去时,一般还不能按照原来的老路走回,而要从另一条路回去。在破“四旧”以后,土地庙一般都已成为历史,早已不存在了,为了送饭,现在民间还有一些人家,在某一方向用芦席转角以代替。
    建国之后,盐阜地区在治丧方面的民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通过移风易俗,推行火葬制度,过去的一些民俗都已经或多或少的被摒弃。60年代后,开展平坟、深埋、不留坟头等运动,利用荒滩脊地建立起公墓。丧事方面不少迷信的东西都得到了革除:用黑纱代替了披麻戴孝,用骨灰盒寄存代替了棺木土葬,放哀乐、开追悼会寄托哀思,代替了和尚道士念经、放焰口。但是了解过去的阜宁地区的丧葬民俗,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阜宁的过去和历史还是很有帮助的。
                                                     送 终
    旧时,老人快要咽气时,家人要为其沐浴、理发、剪指甲。对男姓老人理发叫剃头,要请理发师做,一般只剃前额不剃后脑,名曰:“剃后发”。更衣又叫劝穿送老衣,如属寿终,则又叫“穿寿衣”。儿孙在外地,要尽快催回,家人要买好“千张纸”,炼好后装进一个特制的袋子里,挂在死人的腰间的大腰布上,作为死人的冥钱,被称作“炼千张纸”。在老人垂危之际,子女等直系亲属应守护其侧,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了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若未能为老人送终,则会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大憾事。而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终又是故去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
                                                    报 丧
    旧时人死后,家人须向亲友报信,俗称“报丧”,又叫“把信”或“送死信。”死者咽气后,亲属或主事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帖,或者远在异地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配偶等报丧时,不宜直接通报死讯,而应采用另外一种较委婉的说法,如“病危”等等,以免亲人接到死讯过度伤心而影响奔丧。
                                                   吊 唁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其方式随各地风俗不同而不同上。死者子女在接到“报丧”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并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孝女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亲朋友邻前来吊唁时,孝子要迎接并陪同在灵前哭悼。因旧时吊丧常带“纸钱”,所以盐阜地区又特称为“吊纸”。根据盐阜的民俗,凡亲友前来吊丧,孝子须走出门外,到半路上去跪接,磕头,客人向死者致哀,孝子和其他下辈都得下跪作陪,还一句俗语:“死了娘老子,膝盖弯子当路走。”孝子还要不断地焚烧寿纸,否则将要被人指责为“不孝顺”,或“不懂规矩”。
                                                  守 灵
    旧时,人死后不能立即安葬,要在堂中停尸至少三天两夜。孝子孝孙要日夜守护,即便夜深也不能离开。如此守灵,民间叫“守孝”“守孝陪睡”。亲属、长辈死后到大敛及出殡期间,丧家亲属要昼夜轮流守护死者铺侧,以表示孝心,叫做“守铺”。大殓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草垫上,叫做“守灵”。
                                                  戴 孝
    死者晚辈亲属,接到丧讯后,即穿素色衣服、鞋帽,以表示哀悼。旧时直系亲属要另做孝服穿戴,谓之“戴孝”。如系死者的儿子,须头戴麻布帽,腰扎稻草绳,身穿白布长衫,脚穿草鞋;儿媳须散发,身穿白色衣,头顶长麻布,鞋头须缝上一块麻布;女儿、孙女身披一块长白布(已经出嫁者头顶一块长白巾),女婿、孙女婿头戴白竹布帽;唯曾孙身穿红色衣服,头戴红色布帽(或在白布帽上加上一块红布或布球)。
                                                   居 丧
    死者自断气时,亲戚即开始居丧:男子不穿华丽衣服,穿草鞋;妇女脱去彩色衣服,摘除身上的装饰品,并各依服制穿孝服,戴孝帽,直到除灵为止。在居丧期间,孝子禁理发、修容,不会晤宾客朋友,不赴宴会以昭孝道和避免灾祸不吉。
                                                整容(小殓)
    死人入殓前,要为死者洗脸、揩身,谓之整容。如死者未闭上眼睛,要由长子揉眼,使之瞑目。如系女性则须由女儿、儿媳或侄女为之整容。死者入棺前,要为之剃头、刮脸、挽发及抹身,穿寿衣,以后再白绸掩面。寿衣寿鞋一般由死者女儿赠送。照迷信的说法,小殓时应注意:不能给死者穿皮袄、皮裤,恐来世转生为兽;寿鞋上需钉上布钉子,以防死者在阴间行走路滑。钉子钉在鞋床板上,前头七颗,后头九颗。为死者穿衣物时,不要将眼泪洒在尸体上;死者的头发要梳理整洁,以示后代财源滚滚;此外,还要为死者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
                                            糊、抱哭丧棒
    旧时,人死后要请人根据其儿孙的数量制作哭丧棒。一般是以二十四根芦柴(寓意二十四孝)为棒蕊,外糊白纸。对于代表儿子和孙子的还有些区别:代表儿子的要在棒的最外面一层的白纸上用剪子剪出一个个小小的条子,称之为“毛棒“;代表孙子的,在最外面一层只是用一张白纸糊上,称之为“光棒”;代表重孙(曾孙)的在最外层要用红纸来裹,称之为“红棒”;代表灰孙(玄孙)的最外层用红白相间的纸糊,称之为“花棒”。铺堂、送饭、送葬的都要棒着它,在死人入殓之后,要一起埋在死者的坟前,埋时还要按一定的顺序,从前往后,从左到右,表示辈分和长幼。
                                                   入 殓
    人死后,一般至少是一夜晚加两白天,由道士择定时刻,由孝子请人抬尸放入棺内,亲属围棺哭泣。入棺时,死者头朝里脚朝外,棺材底层填上石灰或石膏。入棺后,主丧人将死者脸上的蒙脸布揭开,点燃红纸捻,由家人和亲友边看边绕棺材一周,名曰“看全福”。有条件的人家此时还要请僧道、乐队、吹鼓手,打击有关乐器,吹奏有关的表示伤心内容的乐曲。实行火葬制度之后,这些只是作为一种民俗知识来了解了。
                                                  搁 棺
    由于需要选择吉地、吉日安葬,或因其它原因而停柩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古代一般停放七日,有的由于难以落实墓地而停放十几天,甚至累月经年的。这样做是不符合“入土为安”的要求,也使家人亲属受拖累。
                                                 封 钉
    家人亲友看完全福之后即开始封棺。旧时一般要请阴阳先生参与此事,首先确定棺位方向,由死者的儿孙剪下少许头发,放入棺材的主钉眼眼内。主钉眼是木匠制棺时就留好的,在棺的哪一边也有具体的说法,男女有别,男左女右。主钉是由铁匠专门打造的,一般男的是打成八棱槌形状,女的则打成扁头形状。用这样的钉子把棺材盖封死,谓之“封钉”,也有地方称之为“挽钉”。死者如无儿孙,则请侄儿,也有让女婿封钉。旧时,一般认为封钉为送终的标记,享有遗产的继承权。故有遗产而无亲生儿女者死亡,其亲属中常有因为争夺遗产而抢着封钉。因此,旧时封钉常由族长和娘舅出面“执钉”,主持公道,使死者得以“安灵”。
                                                  入 土
    过去,死者下葬,一般由阴阳先生选定墓地方位,由抬棺人(乡间称为扶冢)挖好坟坑,孝子孝孙们投以钱、粮、黄元或芦柴、稻草于坑内,于四周焚烧,谓之“暖坑”。最后孝子孝孙们要入一次坑(从一头下去,再从另一头上来),其他人等则要绕坑一周,由孝子孝孙们抓一把土撮至棺上,即开始填土,形成圆锥形状,再在坟前插上哭丧棒,供四碗饭菜。
                                                复 山
    死人入土后三日,嫡系晚辈再去坟地,焚化纸钱,用饭菜供祭,修整坟墓,称之为“复山”(也有人写成为复三)。农事忙,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在入土的当天去修整坟墓的也有,称之为“跟山复”。民俗中复山时女儿、侄女要用衣袋兜泥沙绕坟地一周,并将土撒于坟上,称之为“缮阴屋”。
                                                 烧 马
    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就要进入天堂,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灵魂,而相对于死者的亲友来说是送,故这个仪式有些地方叫“接三”或“送三”。如今这种形式主要是要烧掉由孝女祭奉的用纸扎的一些车马等,以供死者路上使用。这个仪式在夜深人静时才开始进行。烧马之前,孝女会说这是孝女对父(母)最后的一次照顾,这样的连说三遍。然后将马车等纸扎物品引燃,送父(母)驾车西去。
                                                 烧 七
    老人临终前,儿孙们就要停止理发,媳妇不得绞脸,叫做“留七头”。人死后每七天为一个七,自头七至七七,逢七都需烧纸祭祷,谓之烧七。若人死时刚好是初七、十七或二十七,则称之为“犯七”,如犯头七,则需在坟上插上七面斜角小旗,二七则要插十四面,依此类推。还用黑纸剪成伞形,插于坟头,以示护卫死者。有地方的人还边插边祷告:“风来旗里躲,雨来伞里蹲”。
                                                  六 七
    烧七祭奠仪式中,以六七最为隆重。这一天,亲友大集中,剃七头,由死者的女儿、侄女、孙女置办饭菜进行祭奠,俗称“换饭”。旧时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放焰口、做佛事,以超度亡灵。
                                                除 灵
    阜宁地区民俗中死人的丧期为三年,在这期间要为死者设灵位,家人身穿孝服,室内陈设须为素色。过年贴春联,第一年用白纸写,第二三年用绿纸或黄纸。内容多为“守孝难还礼,思亲免贺年”之类。第三年大寒,俗规称三冬未过之时,即邀亲友、请僧道,念经、祭祀,凡殡柩未入墓安葬,或与先死者共墓的,称之为“合葬”。最后将死者灵牌烧掉,这就叫做“除灵”,俗称“捧牌子”。除灵后,家人亲友则脱去孝服,于腰间系一红布带,妇女头上戴一朵红花,名曰“脱孝”。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关  闭】
首页 | 联系我们 | 管理制度 | 管理入口 | 信箱后台
中共阜宁县委 阜宁县人民政府主办 阜宁县政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587238801 87238520 QQ:364814278
苏ICP备11025962号-1